另一方面,由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建筑工人技能等級評價體系,將建筑工人的技能等級與薪酬體系掛鉤,激勵建筑工人主動學習掌握新技能新工藝。
此外,制定相應政策,鼓勵建筑企業對工人進行技能培訓,根據培訓效果給予資金補貼,同時通過稅收減免或返還等政策,鼓勵建筑企業招用高技能建筑工人,激勵建筑企業培養和留住人才。
郭代軍還建議,要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環境,為其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,讓他們能安心工作。(來源:新華社客戶端)
針對新一代農民工用工情況,郭代軍委員表示現在年輕一代農民工思想靈活,受教育程度高。
“他們還是很有創意,比如有些年輕人利用新媒體來進行創收,還是很厲害的。”郭代軍委員說。(責任編輯:劉慶生)
“鑒于新就業形態的迅猛發展,當務之急是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與政策體系。”郭代軍提出,對社保體系中的“靈活就業人員”與“新就業形態人員”進行清晰界定,區分“勞動關系”“勞務關系”與“合作關系”,據此制定既保障勞動者權益又符合企業需求的社保參保標準。
“完善企業吸納就業補貼、擴崗補助等政策,確保政策迅速有效落地。”郭代軍補充道,對于吸納高校畢業生的民營企業,應給予更大的政策激勵,如稅收減免和抵扣等。同時,提高社保補貼標準,并適當延長補貼期限,以減輕企業的人力成本壓力。(本報記者:張園 呂婉瑩)
“報告對過去一年的政協工作總結得非常全面。作為總工會界別委員,我將與其他委員深入交流,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地打造一支高素質建筑工人隊伍,促進建筑業發展。”走出會場的中誠投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代軍委員信心滿懷。(采寫記者:曲欣悅 陳曉燕 張嬙 曹玥 朱欣)
“今年參加全國兩會,我關注的是如何推動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,以及如何更好地保障建筑工人的權益。”四川省全國政協委員、中誠投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代軍建議,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,推動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,助力建筑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培育。進一步完善建筑產業工人的勞動保障制度,加強對建筑工人職業技能培訓的投入,推動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向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新型轉型。(四川政協報見習記者:黃笑菲)
四川省工商聯副主席、中誠投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代軍委員表示,過去一年中,全國政協緊緊圍繞中心、積極履行職能,協商議政成果顯著。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,職工群眾的需求日益多樣化,工會工作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。作為總工會界別的委員,肩負著維護職工合法權益、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的職責。在履職過程中,將進一步加強對這類熱點難點問題的關注,積極推動相關政策完善與落實,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、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更大貢獻。(川觀新聞記者:陳婷)
建筑行業如何培養一流的產業技術工人隊伍?郭代軍建議,可從人才培訓、制定技能等級評價體系、政策激勵等多個途徑著手。一方面,通過建筑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模式,培養企業所需建筑產業技能人才,實現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技能化、年輕化。另一方面,國家相關部門制定建筑工人技能等級評價體系,將建筑工人的技能等級與薪酬體系掛鉤,激勵建筑工人主動學習掌握新技能新工藝。此外,制定相應政策,鼓勵建筑企業對工人進行技能提升培訓,根據培訓效果給予資金補貼,同時稅收減免或返還等政策,鼓勵建筑企業招用高技能建筑產業工人,激勵建筑企業培養和留住人才。郭代軍還建議,要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環境,為其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,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。
如何推動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,是郭代軍關注的另一個重點。“建議政府加大對建筑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,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,鼓勵企業加大在建筑信息模型(BIM)、智能建造等領域的投入,提高建筑行業的信息化水平和生產效率,助力建筑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培育。”郭代軍說。(川觀新聞記者:劉春華)
政府工作報告提出“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”。如何在新就業形態下有效保障勞動者的權益?郭代軍帶來了自己的思考——
從法律層面明確新就業形態勞動關系的認定標準,精準區分“勞動關系”“勞務關系”與“合作關系”,并根據不同類別制定相應的權益保障機制。特別是對于具有“不完全勞動關系”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,應確保其獲得必要的保障,避免其權益因法律界定模糊而受損。
建議構建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,強化政策扶持,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社保權益。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、醫療保險的參保機制,降低參保門檻,簡化參保流程, 鼓勵新興業態企業為勞動者購買商業保險,積極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社會保障。政府可根據企業參保情況給予稅收優惠、財政補貼等政策扶持,激勵企業為勞動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。(四川在線記者:劉春華 陳婷)